“妈妈,我错了!妈妈还有救吗?” 妈妈救子溺亡,这个细节令人心碎......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凯叔育儿 Author 凯叔育儿
点击标题下的亲子派,关注后每天阅读亲子刊物
来源|凯叔育儿(ID: yuerjinhualun)
“妈妈,我错了,我知道错了……”
孩子这一声声嘶声裂肺的道歉,让人听着就想哭。
前几天,河南新蔡,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儿子到河边玩耍。孩子们开心地用小网兜抓鱼,一家人玩得不亦乐乎。
怎么也没想到,意外就在眼前,小儿子不慎滑入河中。
救子心切的母亲想都没想,赶紧上前施救,但是岸边太湿滑,妈妈也滑了下去。
母子二人在水中苦苦挣扎,危在旦夕。
路过的快递员帮忙把孩子救上来,但孩子的母亲瞬间沉没了。
救援队赶到现场,把孩子母亲打捞上来的时候已经没有任何生命体征了。
孩子父亲也赶到现场,男孩抱着父亲痛哭:“我错了!妈妈,我错了!妈妈还有救吗?”
“永远也见不到妈妈了。”
这声嘶力竭的哭喊,看着真让人心疼。
很难想象,这个孩子将带着怎样的悔恨度过余生......
一时不慎,一生遗憾。
1
溺水事件,暑期头号杀手
我们总喜欢口头上说不能轻易带孩子去水边玩,但是天气一热,就按捺不住躁动的心,安全意识瞬间被抛到脑后了。
可千万不要小看溺水,有多少孩子甚至是大人不知不觉间就被夺走了生命。
十几天前,一名16岁的中学生在西安灞河湿地生态公园不幸溺亡,当新闻被报道出来的时候,图片中还有在河边插着的警示牌,写着“水深危险,请勿戏水”的大字。
去野外河流游泳,控制不了,在自己家里,是不是就一定安全?
2016 年,深圳一名1岁零2个月的女婴溺亡,经警方调查,其母亲在房间玩手机时,孩子走进卫生间玩水,掉进水桶溺亡。
本以为在家里就完全安全,没有什么好担心的。
最可怕的就是,你以为“没什么好担心的”。
也是在这个暑假,福州一位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到游泳馆游泳。
因为觉得1岁女儿的背心式泳圈太松,妈妈就给女儿换上坐式泳圈。
没想到的是,女儿伸手够海洋球时,游泳圈侧翻了,女孩不慎落水,不停挣扎。
但妈妈正背对泳池看手机,对背后的一切全然不知。
旁边一个男孩想拿泳圈救援,但不成功,于是向女孩妈妈求救好几次,女孩妈妈都很不耐烦。
男孩最后一次求救时,妈妈才意识到出事了,迅速跑过去将女儿捞起,赶紧送医院。
到达医院时,已经距孩子溺水20分钟。
经过救治,孩子恢复了心跳,却不能自主呼吸,医生宣布脑死亡,靠呼吸机维持生命……
这位妈妈一定非常悔恨,但已经无济于事了。
悲剧已经酿成,一切没有如果,我们要想的是,怎么能避免悲剧的发生。
2
关于溺水,有几个误区要避免
误区一:我就玩一小会手机,没事儿
人们常说:“看孩子要做到3岁不离手,5岁不离眼”。
尤其在娃年龄很小的时候,一分一秒都不能疏忽大意,因为一旦稍有疏忽,就有可能悔恨终身。
因为家长看手机,造成的悲剧已屡见不鲜:
妈妈在游泳馆看手机,孩子在几米外的身后溺水挣扎。
尤其是带娃玩水的时候,存在很多潜在的危险,大人都需要注意呢,何况孩子。
不要觉得孩子现在安全,玩会手机吧,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,孩子不在你的手机里!
误区二:溺水的人动静大,容易发现
很多人对溺水有一个误区,认为溺水的人一定会使劲扑腾,很容易被发现,就像这样:
如果真的躺在水面上,大家早就知道大事不妙了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,溺水的人不一定大声呼救,在水中扑腾。
有一些人是想试着站在水里,希望脚慢慢能踩到底。
但是即将溺水的孩子有什么特征?
通常是眼睛睁着,嘴巴半闭,身体垂直,有时候嘴巴在水上,有时候嘴巴在水下,上下漂浮,最最主要的是,身体都是垂直的。
人在溺水的时候,会本能自动先保护呼吸系统,其他身体部位都是次要,所以不可能呼救或者扑水来引起别人注意力。
孩子溺水可能很难被发现,家长看着的时候一定要当心。
像之前一个在儿童泳池里溺水的孩子,旁边的大人走来走去,都看不出他已经在溺水挣扎了。
误区三:发现溺水,直接正面游去救援
很多人认为自己懂水性,会着急下水救人。
但其实这样做风险非常大。
发现别人溺水,先别冲动自己跳下去救人,因为溺水的人会死死地抓住你。
如果是业余水平,很可能一起沉底,经常是好心救人,但又多搭了一条命。
除非你水性相当好,那没问题,不过游过去救人的话一定从后面拖住溺水的人往回游,要不然也容易被死死抓住,那就糟了。
如果没那么好水性,不懂救人方法,体力也不够好的话,最好不要轻易下水救人。
3
如果遇到溺水,我们该怎么办?
如果是你本人溺水了,千万别不顾一切地挣扎,如果气管进水了,肯定会本能地乱动,但是这是救不了你的,反而还会让情况更糟。
趁着还清醒,让自己放松下来,尽量双脚向下踩水,让头部浮出水面,等待救援。
如果看到别人溺水了,尤其是孩子,你就要懂得一些方法了。
1、快速寻找专业救援人员
如果发现溺水的人,千万别冲动跳下去,经常是一个小朋友不慎落水,其他小伙伴跳下去救,结果都没上来。
正确的操作应该是第一时间喊人或者打电话给救援队,让专业人员施救。
等待救援的过程中,赶紧找身边可以用的工具扔给溺水的人。
树枝啊,绳子啊,救生圈啊,木板啊等等,只要溺水者摸到了东西,就会死死抓住,这就为救援赢得了时间。
2、利用好黄金90秒
把溺水者救到岸上,并不意味着没事了。
如果气道里还有水的话,还会导致窒息死亡。
如果海水进入血液,那就更了不得了,很容易引起酸中毒死亡。
防止这一切发生,就要充分利用好急救的90秒黄金时间。
先第一时间清理溺水人的口鼻,把一些泥沙和水草都弄掉,目的是给他开放气道。
如果这时候溺水者还有呼吸,要让他侧躺,并且把嘴朝下,把吸进去的水吐出来。
3、学会CAB救援法
如果救上来的溺水者没有呼吸了,就要想办法进行心肺复苏,这里,可以学习一下美国心脏协会的CAB心肺复苏步骤。
C:胸外心脏按压(Compressions)
让溺水的人仰着躺在平面的地方,用一只手的手掌根放在胸部中央,另一只手放在第一只手的上面,手指交叉扣紧。
以每分钟100-120次的频率进行按压,压迫胸部至少约5厘米,按压30次。
千万别不敢用力,以为轻轻一按就有5厘米的深度,那刻错了,按少了,起不到很好的作用。
A:打开气道(Airway)
这一步比较简单,把手掌放在溺水者的额头上,将溺水者的头部向后倾斜,然后用另一只手轻轻向前托起下巴,打开气道。
B:人工呼吸(Breathing)
打开气道后,把鼻孔捏紧,紧接着就要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了,频率要记住,成人每分钟8-12次。
还要注意观察,如果吹气有效,溺水者胸部会鼓起。
如果胸部没有鼓起,重复打开气道,然后进行第2次人工呼吸。
每30次胸部按压,然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被认为是一个循环。
其实,即便有了这么多溺水急救的常识,也不希望被使用。
孩子永远是爸妈的心头肉,孩子成长的路上,没有小事,每件事都需要家长们费心费力,关乎安全的问题,怎么上心都不为过。
安全是1,其他的全是后面的0,即使后面的0再多,没有前面的1,也是没有意义的。
所以,不求孩子们名满天下,只愿孩子们能健康平安长大!
推荐阅读:
点击☞“婆婆不带孩子,以后该不该赡养她?”这是我见过最合理的解释